傳染病
開學季,“諾如病毒”預防小貼士請收好!
新學期正值早春二月,冬春交替,學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場所,開學后學生近距離頻繁接觸,大大增加了傳染病的傳播風險。而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是諾如病毒流行的高發季,也稱為“冬季嘔吐病”。近期“諾如病毒”來勢洶洶,該如何預防呢? 1 什么是諾如病毒?
諾如病毒屬于杯狀病毒科,是引起急性胃腸炎常見的病原體之一。諾如病毒具有感染劑量低、排毒時間長、外環境抵抗力強等特點,容易在學校、托幼機構等相對封閉環境引起胃腸炎暴發。諾如病毒為RNA病毒,極容易發生變異,每隔幾年就有新的變異株出現,引起全球或區域性暴發流行。
2 諾如病毒胃腸炎有哪些主要癥狀?
諾如病毒感染發病以輕癥為主,最常見癥狀是腹瀉和嘔吐,其次為惡心、腹痛、頭痛、發熱、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其中成人中腹瀉更常見,而兒童比成人更容易出現嘔吐。病人患病急性期和癥狀消失后3天是傳染性最強的時期。多數患者發病后2-5天即可康復,恢復后無后遺癥,但嚴重者可因腹瀉脫水致死。
3 諾如病毒如何傳播? 病例和隱性感染者為諾如病毒感染的傳染源,傳播途徑多樣。 (1)人傳人 主要手段包括糞口途徑(包括攝入糞便或嘔吐物產生的氣溶膠);直接接觸病毒感染患者(如未做有效防護處理病人的嘔吐物或排泄物、與病人同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間接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體或表面。 (2)食物 食用被諾如病毒污染的食物,如牡蠣等貝類海產品和生食的蔬果類是我們引起諾如病毒胃腸炎最常見的食品。 (3)水 由桶裝水、市政供水、井水等其他飲用水源被諾如病毒污染所致。 4 諾如病毒胃腸炎如何治療?
諾如病毒胃腸炎屬于自限性疾病,目前尚無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多數患者發病后癥狀輕,無需治療,休息2-3天即可康復,可口服糖鹽水或口服補液鹽補充嘔吐和腹瀉消耗的水分。對于嬰幼兒、老人,特別是伴有基礎性疾病的老人,如因頻繁嘔吐或腹瀉,出現脫水等較嚴重的癥狀時,應及時治療。
5 個人和家庭如何預防諾如病毒感染? (1)注意手部衛生。家庭成員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做到科學、規范地洗手,用肥皂和流動水至少洗20秒,但需注意,含酒精消毒紙巾和免洗手消毒劑對諾如病毒無效,不能代替洗手。 (2)注意飲食飲水衛生。選擇衛生可靠的地方購買新鮮食材,正確烹飪食物,尤其是食用貝類海鮮等高風險感染諾如病毒的食品應保證徹底煮熟。認真清洗水果和蔬菜,生食水果盡量去皮。喝水不飲用生水! (3)注意室內衛生。定期對室內物品和用具的表面進行消毒,比如馬桶把手、坐墊、門把手。多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4)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規律作息、合理膳食、適量運動等健康生活方式,增強身體對病毒的抵抗能力。 (5)做好健康監測。家庭成員要做好自我防護和健康監測,如有腹瀉、嘔吐、腹痛等胃腸癥狀,應盡早到醫院就診。 6 托幼機構和學校如何預防諾如病毒感染? (1)及時發現病例 學校及托幼機構應做好晨午檢、因病缺勤缺課登記追蹤制度,一旦發現學生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要立即就醫并隔離;發生聚集性發病和突發疫情時,應及時向轄區疾控中心報告,在相關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疫情調查和處置。 (2)做好清潔消毒 學校及托幼機構應建立校內日常環境清潔消毒制度,做好校(園)內環境清潔消毒,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規范處理病例的嘔吐物和糞便,不可直接使用拖布或抹布清理。對嘔吐物應先浸泡、覆蓋,后清理,即用抹布等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浸泡配好的消毒藥物(有效氯含量不低于5000mg/L)后取出,將嘔吐物表面完全覆蓋。小心移除嘔吐物到裝有配好的消毒藥物(有效氯含量不低于5000mg/L)的垃圾袋/專用垃圾桶中浸泡30分鐘,隨后可做廢棄處理。 對于馬桶或便池內的嘔吐物和糞便,應先用含氯消毒粉( 如漂白粉)均勻撒在上面(包括周邊)進行覆蓋,馬桶蓋上馬桶蓋,作用30分鐘后用水沖去。處理的過程中要注意避免接觸污染物,應將嘔吐物清理干凈不留殘渣,操作時應小心避免產生飛濺和揚塵。 (3)強化食品安全管理 加強對食品從業人員的健康管理,急性胃腸炎患者或隱性感染者須應暫時調離崗位并隔離,杜絕帶病上班。 對食堂餐用具、設施設備、生產加工場所環境進行徹底清潔消毒;對高風險食品(如貝類)應深度加工,保證徹底煮熟;備餐各個環節應避免交叉污染,生熟分開。 (4)強化水安全管理 學校及托幼機構應保證飲用水安全,禁止私自使用未經嚴格消毒的井水、河水等作為生活用水,購買商品化飲用水須查驗供水廠家的資質和產品合格證書。 (5)加強健康教育 保持良好的手衛生是預防感染和控制傳播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學校及托幼機構應加強傳染病健康宣教工作,督促個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防病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