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如病毒(Norovirus)原名諾瓦克病毒,是一種腸道無包膜病毒,屬于杯狀病毒科諾如病毒屬,是全球急性胃腸炎散發病例和暴發疫情的主要致病原。此病是一種自限性疾病,恢復后無后遺癥。諾如病毒感染全年均可發生,10月到次年3月是我國諾如病毒流行的高發季節。 諾如病毒的感染性極強,一個被諾如病毒感染的病人能通過嘔吐物或排泄物釋放出數以億計的病毒顆粒,而10~100個病毒顆粒就能讓另一個人感染。因此,在學校、托幼機構等人群聚集場所容易出現諾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傳播途徑廣
諾如病毒可以通過接觸病人或被污染的物體表面傳播,也可以通過病人的排泄物、嘔吐物產生的氣溶膠傳播,還可以通過被污染的食物和水傳播。
感染能力強
諾如病毒具有全人群普遍易感的特點,各年齡段的人群都可能會感染。環境存活能力強
諾如病毒粒子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高度穩定,能耐受pH2.7的環境室溫下3小時,在60℃下加熱30分鐘仍具有活性,在低溫下可存活數年。
變異性強
諾如病毒變異速度快,每2~3年即可出現新變異株,感染諾如病毒中的某一種毒株后所產生的抗體只能維持6~24個月,而各種毒株之間也沒有交叉免疫。 諾如病毒的潛伏期較短,通常在感染后12~48小時內發病,最常見的癥狀是腹瀉及嘔吐,其次為惡心、腹痛、頭痛、發熱、畏寒及肌肉酸痛等;兒童嘔吐者居多,成人則多表現為腹瀉,可在24小時內腹瀉4~10次,大便多為稀水便,無粘液、膿血,癥狀持續時間平均為2~3天。 目前,針對諾如病毒尚無特異的抗病毒藥和疫苗,患者以對癥或支持治療為主,一般無需使用抗生素。脫水是諾如病毒胃腸炎患者的主要威脅,對嚴重病例尤其是幼兒及體弱者應及時輸液或口服補液,以糾正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校園防病
學校/托幼機構要嚴格落實晨(午)檢、因病缺勤登記追蹤等工作。 注意:一旦出現嘔吐、腹瀉癥狀的病人,要立即就醫并隔離,做好嘔吐物處理,做好清潔消毒。 加強對廚工的健康監測管理,制作食物和配餐過程中要佩戴口罩和做好手衛生,有消化道癥狀要暫時調離崗位。 定期進行飲用水水質檢測,確保學校飲水安全,飲用水要燒開后飲用。 做好全校(園)的環境清潔消毒,特別注意高頻接觸表面(門把手、扶手、水龍頭、電梯按鈕、馬桶按鈕等)的清潔消毒。 學校/托幼機構應配備質量合格、數量充足的消毒物資及個人防護物資。 應開展校醫、保育員等衛生相關人員的培訓,當發生諾如病毒感染病例嘔吐時,應由接受過培訓的教職員工進行規范處置,不得由學生執行,嚴防因處置不當造成病毒擴散或疫情蔓延。 患者嘔吐物、糞便消毒方法:用沾取含氯消毒液(有效氯濃度為5000mg/L~10000mg/L)的紗布、抹布等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覆蓋污染物,小心清除干凈。清理的污染物按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或在含有效氯5000mg/L的消毒液中浸泡30分鐘后處理。廁所馬桶可倒入足量的含氯消毒液(有效氯濃度為5000mg/L~10000mg/L),作用30分鐘以上。清潔中使用的拖把、抹布等工具以及盛放污染物的容器等都必須用含有效氯5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鐘后徹底沖洗,才可再次使用。集體單位打掃衛生間的拖把應專用。 消毒時注意先疏散無關人員,消毒和清潔過程應盡量避免產生氣溶膠或揚塵。環境清潔消毒人員應按標準預防措施佩戴個人防護用品,注意手衛生。保持室內空氣流通,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也可采用循環風式空氣消毒機進行空氣消毒。
2.要煮熟:處理食物要徹底洗干凈,必須煮熟煮透后再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