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
2月份健康提示: 注意預防新冠感染、腸道傳染病、呼吸道傳染病、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布病及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等
2月恰逢立春,氣溫將會有所回升,但仍會冷暖不定,恰逢春運與各級各類學校學生返校期間,人員流動性和聚集性較大,疾控君提醒大家要加強防范,注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腸道傳染病、呼吸道傳染病、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布病及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等。 一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已調整為“乙類乙管”,疫情防控也進入新階段,但預防新冠仍不容忽視,建議群眾應繼續保持良好衛生習慣。
健康提示 (1)提前接種疫苗,符合接種條件的60歲及以上老年人、具有較嚴重基礎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等重癥高風險人群盡快完成全程接種和加強免疫,降低重癥發生風險。 (2)應科學佩戴口罩,注意衛生習慣,勤洗手,注意咳嗽禮儀,少聚集,居家和工作場所定時開窗通風,做好居室日常衛生。 (3)外出時做好防護,春運期間人流量大,聚集活動多,提前做好出行攻略,錯峰出行,避免或盡量少去人群聚集的場所。 (4)在疫情流行期間,老年人、慢性基礎疾病患者、孕婦、兒童和傷殘人士等人群盡量減少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確需前往應全程佩戴口罩。 (5)加強個人健康管理。日常要密切留意家人和自己的健康狀況,老年人、慢性基礎疾病患者、孕婦、兒童等人群如出現發熱、呼吸道感染等癥狀,及時開展抗原或核酸檢測。 (6)感染者居家期間,盡可能待在通風較好、相對獨立的房間,減少與同住人員近距離接觸,如條件允許使用單獨的衛生間。避免與同住人員共用餐具、毛巾、床上用品等日常生活用品。 (7)感染者非必要不外出,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不參加聚集性活動。如需外出,應全程佩戴N95或KN95口罩。 二 諾如病毒病等感染性腹瀉
冬季是諾如病毒等病毒性感染性腹瀉的高發季節,極易通過糞口途徑或間接接觸被嘔吐物、排泄物污染的環境及氣溶膠傳播,除此可經食物和水傳播,常引起托幼機構、學校等集體單位暴發。
健康提示 (1)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防止病從口入。飯前便后及接觸臟東西后要洗手,掌握“七步洗手法”。 (2)注意飲食衛生,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喝開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潔食物,生熟食品要分開。 (3)及時清理患者嘔吐物及排泄物,并做好環境消毒。 (4)一旦出現類似感染性腹瀉癥狀者,應及時去醫院就診治療。 (5)學校及托幼機構應做好晨檢和因病缺課病因追蹤工作,發現學生出現嘔吐、腹瀉等癥狀,要求患病學生及時回家隔離治療,并按規范進行消毒處理;一旦出現聚集性發病和突發疫情時,應及時向轄區疾控中心報告,在相關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疫情調查和處置。 三 冬季呼吸道傳染病
2月正值春運和各級各類學校返校期間,群眾乘坐密閉交通工具(客車、火車、飛機等)、參加各類集會和聚會,學生之間接觸頻繁,將增加呼吸道疾病的傳播風險,常見的疾病包括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猩紅熱、麻疹、風疹等,應嚴防中小學校、托幼機構等重點場所出現聚集性發病。
健康提示 (1)注意個人衛生,打噴嚏、咳嗽時用紙巾遮掩口鼻,避免飛沫傳播。每天定時開窗通風數次,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不要接觸病禽、病畜,兒童要遠離禽鳥,盡量不去禽類屠宰市場。 (2)對有疫苗預防的傳染病如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按相關接種要求及時和全程接種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 (3)流行高峰期應避免去人群密集場所,特別是癥狀較輕的病人應及早到社區醫院就診,并減少接觸他人,避免發生交叉感染。 四 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2月恰值各類學校相繼開學,入學后因新感染源的介入、易感人群聚集等原因,將增加呼吸道傳染病、腸道傳染病的傳播風險,應警惕學校聚集性病例的發生。
健康提示 (1)加強學生常見呼吸道、腸道傳染病防治知識的宣教活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和生活習慣,提高學生的防病意識。針對有疫苗預防的傳染病如流感、流腮、水痘等,應按相關接種要求及時和全程接種疫苗。 (2)學校應嚴格落實晨午檢制度、因病缺課登記制度、病愈返校制度、疫情報告、消毒制度等各項防控措施,保持教室、宿舍等的通風換氣,密切關注學生身體健康狀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著重防范呼吸道及腸道傳染病聚集性病例和暴發疫情。 (3)學校應注意飲水安全,在開學前對供水飲水設施進行衛生檢查,對水質進行采樣送檢,正規機構檢測合格方可飲用。 (4)應注意食品安全,在開學前對食堂等關鍵部位進行拉網式排查,不留安全隱患。 五 布魯氏菌病
布魯氏菌?。ê喎Q布?。┯址Q懶漢病,是由布魯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傳染病,患布病的家畜是人類感染布病的主要傳染源,我省布病的主要傳染源是羊。
健康提示 (1)到正規羊場購買羊只,定期對羊群進行檢疫和免疫接種。 (2)飼養家畜要圈養,人畜分居,避開水源,不要散養和混放。對飼養過牲畜的場所應進行消毒,特別是出現牲畜流產時,要避免直接接觸流產物和死胎,應立即對其進行徹底消毒處理。 (3)飼養牛羊、接羔、擠奶、清潔圈舍時應做好個人防護,穿著工作服,佩戴口罩、橡膠手套等防護用品,并經常消毒、換洗。勞作后要徹底清洗手部,注意個人衛生。 (4)注意飲食安全,不要喝生奶、不吃半生不熟的肉及內臟;牛奶、羊奶要煮沸后飲用;吃涮鍋、燒烤時,要把肉煮熟透了再吃;做飯做菜時砧板做到生熟分開。 (5)從事牛羊飼養、收購、屠宰加工、獸醫等行業的人員,在工作過程中要穿著防護服裝,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出現可疑癥狀及時醫治。 六 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
每年冬季全國各地都會發生數起因炭火取暖引發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10月中旬到第二年的3月份為我省陜南地區使用火盆的集中期,也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發期。
健康提示 (1)家庭生活中煤炭要燒盡,不要悶蓋,煤爐應安裝較好的通風管道,并將管道與墻壁密封嚴實,防止一氧化碳倒灌回室內,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 (2)購買強排式燃氣熱水器,并且不要安裝在浴室內;避免洗澡時間過長,在洗澡時保持一小扇窗戶通風。 (3)停車時不要緊閉車門車窗長時間使用暖氣。 (4)如發現可疑患者,應迅速將患者移離中毒現場至通風處,松開衣領,注意保暖,密切觀察意識狀態,同時叫救護車,及時送往醫院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