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
【衛生健康宣傳日】全國瘧疾日——防止瘧疾輸入再傳播,共創無瘧世界
今天(4月26日)
2020年我國實現消除瘧疾目標,2021年6月30日,中國獲得了世界衛生組織的無瘧疾認證。,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疾病防控成果。
至此,瘧疾這種曾在上個世紀40年代導致3000萬中國人發病、30萬人死亡的傳染病終成歷史,中國也成為世衛組織西太平洋區域自1987年以來唯一一個獲得無瘧疾認證的國家。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種 與艾滋病、結核病并稱為 瘧疾俗稱“打擺子”,是由瘧原蟲引起的蟲媒傳染病,主要通過蚊蟲叮咬或輸血傳播。 瘧疾主要有間日瘧、惡性瘧、三日瘧和卵形瘧4種類型,其中惡性瘧的病死率最高。 二、得了瘧疾啥癥狀? 被帶蟲的蚊蟲叮咬后,一般半個月左右開始出現癥狀,以周期性發冷、發熱和出汗為主要表現,還會出現頭痛、肌肉痛、惡心嘔吐、全身不適等。 多次發作后,可引起貧血和脾腫大,嚴重者甚至出現腦型瘧、多器官衰竭等病癥。 三、瘧疾流行地區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19年全球約2.29億人感染瘧疾,其中40.9萬人死亡。 全球90%以上的瘧疾病例集中在非洲地區,其中尼日利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坦桑尼亞、尼日爾、莫桑比克和布基納法索這6國的病例總數占到全球的50%。 亞洲(印度、印尼、緬甸、柬埔寨、越南、菲律賓等國)、東地中海地區(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國)、西太平洋地區(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國)、美洲(巴西、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等國)也有瘧疾流行。 四、如何預防瘧疾? 目前還沒有有效的瘧疾疫苗,所有人均有可能感染瘧疾,而且可以重復感染。 非洲、東南亞等地區瘧疾流行仍然嚴重,到這些地區開展務工、旅游、經商等活動的人群均是感染瘧疾的高危人群。 1. 出國人員 出國人員應充分了解所去國家或地區的瘧疾流行情況,特別是前往非洲、東南亞等瘧疾高發地區。 在國外,做好個人防護,盡量避免在蚊蟲活動高峰期(黃昏和夜晚)到野外活動。 戶外活動時,要穿長袖衣服和長褲,皮膚暴露處可涂抹驅避劑,睡覺時使用蚊帳,房屋安裝紗門紗窗,室內噴灑殺蟲劑或點蚊香,盡量避免蚊蟲叮咬。 一旦出現發熱或感冒癥狀,應立即到當地醫院就診。 2. 回國人員 從非洲、東南亞等瘧疾高度流行地區回國的人員,如出現發冷、發熱、出汗、身體不適等癥狀,要及時去醫療機構就診,并主動將流行病學史、工作史告訴醫生,一旦明確診斷,要配合醫生進行規范抗瘧治療,確保早發現、早治療,避免誤診、漏診及延誤治療。 3. 醫務人員 在防控新冠肺炎的同時,務必對有瘧疾流行地區旅居史的發熱患者開展瘧原蟲檢測,以免耽誤患者病情。如有需要,請及時咨詢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