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
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這份防控指南請收好??!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人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多發生于5歲及以下兒童(尤其是1-2歲嬰幼兒)。
手足口病在4-7月高發,5-8月出現第一個流行高峰,部分年份的10-12月還將出現一個次高峰。傳染性強,多在托幼機構和學校等集體場所暴發。
那么,手足口病到底是什么呢? 這種疾病是如何傳播的? 有什么預防措施? 別急,希望大家看完下面的干貨, 能夠做到對它既不懼怕,也不輕視 什么是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兒童常見傳染病,其潛伏期多為2-10天,以發熱和手、口腔、足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征。 好發年齡在6月齡—5歲內的兒童,尤其在3歲內更為常見。人對腸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齡組均可感染發病。當然較大的兒童和成人也有可能感染,有時會出現一人得病全家感染。 手足口病全年皆可發病,南方以春夏為高峰期,該傳染病可能和腸道病毒喜歡濕熱環境有關。 手足口病怎么傳染給孩子的? 主要傳播途徑是腸道病毒可以通過胃腸道也就是糞-口傳播,也可以通過呼吸道飛沫、咳嗽、打噴嚏、密切接觸等方式傳播,傳染性強,傳播途徑也比較復雜。 還可以通過接觸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皮膚或者黏膜、皰液,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等造成傳播,目前還不明確是否可以經過水或者食物傳播。 手足口病具有哪些癥狀? 01 寶寶持續高熱 體溫38.5℃超過3天 02 神經系統異常 出現嗜睡、頭痛、嘔吐、抽搐等表現 03 出現心衰前兆 心率增快、四肢發涼、出冷汗 3 歲以下孩子, 最容易發展成重癥! 一旦病毒侵入, 就可能隨著血液循環進入大腦, 引發腦炎、腦膜炎、顱內高壓, 最快只要 2~4 天,就能導致死亡! 接種腸道病毒71型(EV-71)滅活疫苗可預防EV-71導致的手足口?。ㄔ撘呙缈蓽p少手足口病重癥和死亡的發生,對其它腸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感染沒有保護效力)。該疫苗接種對象為6月齡-5歲兒童,鼓勵在12月齡前完成接種程序,1歲及以上兒童越早接種越好。 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預防? 01 避免接觸病人 避免親密接觸生病的病人,不要擁抱、分享玩具、餐具、洗浴用品,從而避免感染。 02 洗手 洗手對預防手足口病非常關鍵,孩子們喜歡到處亂摸,手上就會有腸道病毒,之后手抓食品時,或者孩子吃手玩時,就會感染生病。 建議在飯前,便后,孩子在外游玩回家后都要洗手,并且要使用七步洗手法好好洗哦,平時使用肥皂洗手就行,在懷疑接觸病人后,因為腸道病毒對酒精不敏感,不要使用酒精基的洗手液,可以選擇使用肥皂或者含氯的洗手液洗手。 03 注意食品衛生 被糞便污染的蔬菜、水果、肉類上會含有腸道病毒,水果一定要清洗干凈,最好去皮后再吃;不要給孩子吃生的蔬菜;不要吃沒有完全做熟的肉食。 04 生病后要隔離 不僅要預防孩子感染,當孩子生病時,也不要出去感染別的小朋友,建議把生病的孩子限制在家里面,至少等到身上的皰疹里面的液體都干了(大約1周)才能出門接觸別的小朋友。 05 大人回家洗臉、洗手后接觸孩子 大人也會感染腸道病毒,多是無癥狀感染,但是有傳染性,病毒在大人呼吸道、手上存留著,所以大人外出回家后,一定要洗臉、洗手后再接觸孩子。 預防手足口病不僅需要家長的努力, 學校和社會等方面也需要加以關注, 孩子才能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