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d id="949dt"></td>

      <acronym id="949dt"><strong id="949dt"><address id="949dt"></address></strong></acronym>

      <object id="949dt"><strong id="949dt"></strong></object>
    2. <track id="949dt"></track>

      <p id="949dt"></p>

      歡迎您訪問榆林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    今天是

      榆林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熱搜: 接種疫苗 核酸檢測 疫苗接種點 疫情防控 健康碼 政策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熱點資訊

      熱點資訊

      主動接種疫苗 筑牢免疫屏障!

      百姓健康欄目
         瀏覽量: 153   發表時間: 2021-05-07 10:13
      打印本文

      疫苗及疫苗的起源

      疫苗是由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等)及其代謝產物,經過人工減毒、滅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研制而成,是用于預防傳染病的自動免疫制劑。疫苗保留了病原微生物刺激機體免疫系統的特性,但卻不具危害力,接種疫苗后,人體免疫系統就會產生相應的抗體,再當機體接觸所針對的病原微生物時,便會激發免疫記憶,從而阻止病原微生物對機體造成傷害。

      人類最早嘗試接種疫苗是在7世紀,印度人試圖引用蛇毒以產生免疫力。我國唐代藥圣孫思邈創造了用血清和膿汁以防治疣、疵等疾病的方法。英國醫生琴納受擠奶女工幾乎不患天花的啟示,通過接種牛痘讓人獲得對天花的免疫力。這些都是疫苗使用的雛形,為以后全新的、科學的疫苗接種時代奠定了基礎。人類大規模研發生產疫苗,是20世紀的事情,并通過大范圍人群接種預防疾病。時至今日,疫苗接種已成為人類預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它能有效控制甚至消滅多種嚴重的傳染性疾病。

      預防接種及成就

      疫苗,作為控制傳染病最經濟、便捷、有效的手段,在人類歷史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世界衛生組織專家指出,疫苗對人類健康所作出的貢獻再怎么夸大都不為過,因為除了安全飲水,只有疫苗在降低人類死亡率和促進人口增長方面有如此重大的貢獻,由此帶給人類的貢獻,連抗生素都無法與之匹敵。

      早在20世紀60年代,天花在非洲和亞洲肆虐,1967年世界衛生組織啟動了消滅天花規劃,不到10年,這種疾病退出了歷史的舞臺,疫苗功不可沒。逐漸,新疫苗的發明和疫苗接種的普及,避免了更多的殘疾和死亡。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免疫接種每年能挽救250萬人的生命,并保護數百萬人免于疾病和殘疾。預防接種成為了人類最偉大的公共衛生成就,世界各國政府均將預防接種列為最優先的公共預防服務項目。

      新中國建立后,為了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我國在人群中有計劃地進行預防接種,從以季節性接種為主發展到今日成熟的免疫規劃實施,預防接種工作多次得到世衛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高度評價。

      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從最開始的“四苗防六病”,即卡介苗、脊灰、百白破和麻疹四苗,預防結核、脊髓灰質炎、百日咳、白喉、破傷風和麻疹六種疾??;到2002年將新生兒乙肝疫苗,2004年將乙腦、流腦疫苗納入免疫規劃管理,形成“七苗防九病”;再到2008年將甲肝、白破、麻風、麻腮風等疫苗納入計劃免疫, 逐漸形成目前14種疫苗預防15種疾病的免疫規劃格局。為形成有效的人群免疫屏障,我國分別于1988年、1990年、1996年實現了以省、縣和鄉為單位接種率85%的目標。國家目前要求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達到90%,陜西省將指標提高至95%。

      通過接種疫苗,減少了大量人群尤其是兒童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質炎、結核、破傷風等疾病發病,避免了成千上萬名兒童的死亡。以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簡稱脊灰)和麻疹為例:脊灰是一種能夠導致兒童致殘的嚴重傳染病,20世紀60年代初期,我國每年約報告2—4.3萬例脊灰病例,實施計劃免疫后,發病率逐年下降,自1994年10月以來未再發現本土脊灰野病毒病例。1950—1965年,我國年平均麻疹發病率為590/10萬,其中1959年發生全國范圍內的麻疹大流行,發病率高達1433/10萬,每100例麻疹患者中有3人死亡,自廣泛使用疫苗以來,麻疹流行強度大為減弱,陜西省近幾年麻疹發病率一直控制在1/10萬以下。

      40余年的免疫規劃實踐有力證明,預防接種是各類衛生工作中成本效益最顯著,影響最廣泛,群眾最歡迎的公共衛生舉措之一,疫苗的價值也不僅在于它預防了某種特定的疾病,還在于它對個人、家庭、社會帶來積極的、長遠的影響。

      疫苗作為一個耳熟能詳的詞匯,已經和每一個人的健康、每一個家庭的幸福緊密相連。

      疫苗的管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將疫苗分為兩類,免疫規劃疫苗和非免疫規劃疫苗。免疫規劃疫苗,是指居民應當按照政府規定接種的疫苗,包括國家免疫規劃確定的疫苗,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執行國家免疫規劃時增加的疫苗,以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組織的應急接種或者群體性預防接種所使用的疫苗。免疫規劃疫苗也即我們日常所說的免費疫苗。

      居住在中國境內的居民,依法享有接種免疫規劃疫苗的權利,履行接種免疫規劃疫苗的義務。

      目前,免疫規劃疫苗以兒童常規免疫疫苗為主,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無細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腮風疫苗、甲肝疫苗、A群流腦疫苗、A+C群流腦疫苗和乙腦疫苗等,此外還包括對重點人群接種的出血熱疫苗和應急接種的炭疽疫苗、鉤體疫苗,以及目前正在接種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非免疫規劃疫苗,是指由居民自愿接種的其他疫苗。常用的比如狂犬病疫苗、流感疫苗、水痘疫苗等。非免疫規劃疫苗與免疫規劃疫苗同樣重要,同樣是控制疫苗針對傳染病的重要手段。

      疫苗屬于特殊的生物制品,需要在冷鏈條件下進行儲存和運輸。近年來,隨著我國免疫規劃工作的深入開展,尤其是深化醫藥改革以來,我們國家不斷健全保障疫苗運輸儲存的冷鏈系統,并出臺了《疫苗儲存和運輸管理規范》等要求,以確保疫苗在規定的溫度條件下儲存、運輸和使用。各級疾控機構均配備有冷庫、冷藏車等設備,接種單位配備有冰箱,各級機構每天會對儲存疫苗的冷鏈設備進行溫度監測和記錄。

      陜西省各級疾控機構和接種單位均配有發電機可備供電,防止因為斷電造成疫苗脫離冷鏈管理。同時,我省在2018年建立了全省冷鏈溫度監測平臺和疫苗追溯系統,可以自動監測疫苗儲運設備的溫度,如果出現溫度異常,平臺會及時將報警信息發送給疫苗管理人員,通過系統能夠實現疫苗進入疾控機構后全流程出入庫管理以及到接種對象的信息在線登記,為疫苗的安全提供了更加堅實的保障。

      預防接種管理規范

      目前,我省已有2200余家鄉級規范預防接種門診,數字化門診也日漸增多。所有接種單位和接種人員都需取得預防接種資質及上崗證書,《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預防接種工作規范》等規定接種單位應具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本著“預防接種,一個都不能少”的原則,針對處于特殊生理或病例狀態的兒童,我省在西安市兒童醫院成立了“陜西省特殊狀態兒童預防接種評估門診”,為這部分兒童預防接種提供多學科背景的專業評估,為接種單位提供針對特殊健康狀態兒童的個性化接種方案和接種建議。

      同時,陜西省建設了免疫規劃信息管理平臺,不僅提高了接種效率,同時實現了一地建卡,全省通用,進一步提高了接種服務的安全性,便捷性和科學性;為方便廣大群眾就近接種,陜西省疾控中心聯合百度地圖推出接種門診在線查詢功能,可查詢周圍接種門診地理位置、聯系方式等;同時,我省將預防接種知識“家長課堂”帶進接種門診,要求接種單位定期開展相關活動,通過面對面授課,交流等方式解決家長實際問題,同時也提升了接種人員的專業素養。

      預防接種是控制傳染病最有效、最簡單、最經濟的手段,疫苗接種為我們的健康撐起了“保護傘”,這把“保護傘”需要大家共同參與,通過疫苗接種形成有效免疫屏障才能更好保護身邊的你、我、他。


      欧美人与动牲交a欧美精品,国产一级无码av片在线观看,欧美av性爱在线,性荡视频播放在线视频
      1. <td id="949dt"></td>

        <acronym id="949dt"><strong id="949dt"><address id="949dt"></address></strong></acronym>

        <object id="949dt"><strong id="949dt"></strong></object>
      2. <track id="949dt"></track>

        <p id="949dt"></p>